孕前保健
防病优生
女性早孕
怀孕常识
孕前营养
孕中保健
孕期疾病
孕期饮食
孕期保健
分娩保健
临盆待产
分娩时刻
产前诊断
产后保健
靓丽重现
产后心理
产后保健
月子饮食
宝宝保健
育儿心理
婴儿期
哺乳知识
母婴交流
女性早孕

成就 “生态试纸”显示:我国生态持续向好

作者:佚名 来源: 日期:2023-10-15 21:29:00 人气:

  中华秋沙鸭有“生态试纸”之称,是重要的。如今,在中华大地上,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越来越多的地方观测到它们的身影,这是我国生态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生动。

  前不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全球迁飞区水鸟栖息地论坛发布中国水鸟十佳案例,“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故事备受瞩目。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孑遗,已1000多万年,数量极其稀少,属世界濒危,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有多少,成效怎么样,如何进一步好?记者深入省地区、江西省鹰潭市、湖南省益阳市等地探访。

  一大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朴龙国顶着雪花出门,探察中华秋沙鸭的迁徙情况。在上,他惊喜地发现一只还未启程南迁的雄性中华秋沙鸭,“等温度再低一些,这只雄鸭也要迁徙喽。”

  巢于树,栖于水,繁衍生息,南迁北归……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我国省地区和省伊春地区,每年3月末、4月初,中华秋沙鸭飞回北方,在这里度过长达半年多的繁殖期,再于11月初南迁。中华秋沙鸭越冬地主要在我国的南方河流、湖泊、水库,其中在江西、湖南等地有较大种群数量分布。

  “中华秋沙鸭脑后有一簇冠羽,像凤头一样,最为醒目的特征是两胁羽毛上有一般的鱼鳞斑纹,也称作鳞胁秋沙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自然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冬平说,我国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繁殖地和主要越冬地,其模式标本采集于我国,因此名字被冠以“中华”二字。

  “中华秋沙鸭将巢穴建在树上,树巢距离地面15米左右。”朴龙国说,鸭妈妈4月初进入孵化期,经过28天左右的精心孵化,鸭宝宝出壳。

  朴龙国与中华秋沙鸭结缘已有几十年。“中华秋沙鸭不会筑巢,只能选择天然树洞做巢穴。观察发现,适合雌鸭孵化的天然鸭巢少得可怜。”朴龙国和几位科研工作者萌生了为中华秋沙鸭建造人工鸭巢的想法。

  如今,通过多方努力,这个想法逐步变为现实。在中华秋沙鸭繁殖的河流两岸,有些地方天然鸭巢很少,当地有关部门就在树上悬挂人工鸭巢。这些年来,人工鸭巢助力中华秋沙鸭安家落户,在孵化成长的中华秋沙鸭数量不断增长。“亲眼一个个脆弱又顽强的小生命在人工鸭巢里诞生,别提多激动了。”朴龙国说。

  中华秋沙鸭南飞后,年过七十的朴龙国和同事们会爬冰卧雪,攀树中华秋沙鸭的巢穴。“冬天特别冷,树上有冰溜子,人工巢不容易、有,但必须做。”

  近年来,开发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开展森林与抚育,区森林覆盖率突破95%,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显示,今年全省监测发现中华秋沙鸭626只。

  按照《省中华秋沙鸭总体规划(2021—2030年)》,省正全面加强中华秋沙鸭主要分布区、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和集群活动区的,合理增加巢址资源,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促进种群数量增长。

  目前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有多少?刘冬平表示,我国学者近年来开展的野外调查显示,地区分布的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在190对左右。通过模型模拟,估计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数量为3600只左右。

  上午9点,上清镇生态护林员肖冬样就沿泸溪河两边的山悄悄行进,拍摄中华秋沙鸭。他穿一身迷彩服,脚蹬雨鞋,肩扛相机、三脚架。从担任护林员开始,这条巡山之肖冬样已走了十几年。

  “这几天阴雨,山里很少有人活动,中华秋沙鸭不会受惊吓,是观察的好时机。”肖冬样说,清晨他已经巡过一趟,那时河面朦胧,只拍到了3只鸭子,现在光线更好,这一趟会有更多收获。

  2007年,中华秋沙鸭首次现身泸溪河。当年,景区划定了1800公顷的中华秋沙鸭自然区,肖冬样成为巡护员。为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肖冬样自掏腰包添置了相机,时常拍摄,并写观测记录。

  为了让中华秋沙鸭有更好的越冬,当地持续加大生态力度,泸溪河龙虎山景区段常年捕鱼。10多年来,每年到这里越冬的中华秋沙鸭数量都稳定在8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对栖息地生态要求很高,正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才吸引了它们每年都来做客。”肖冬样说。

  肖冬样沿着河滩巡护,转过一道弯,一群中华秋沙鸭在远处出现。肖冬样赶紧拿起相机拍摄,一边拍一边数,“1、2、3……13,总共13只!”今年10月20日,他发现了第一只来越冬的中华秋沙鸭,此后每天都能拍到多只小中华秋沙鸭,“有很多小鸭子!泸溪河水浅,正适合小鸭子捕食。”

  拍完照,来到河滩上,肖冬样低头寻找中华秋沙鸭的羽毛和粪便,“捡到羽毛和粪便,我就寄给科研机构,便于科研机构更好地研究中华秋沙鸭的习性。”

  多年来,肖冬样往返奔波,拍下大量视频和图片,成为第一手的珍贵资料。“努力为它们守护好家园,就是为我们自己守护好家园。”肖冬样笑得灿烂。

  11月初,龙口市摄影爱好者王腾,在黄水河拍到中华秋沙鸭、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我和朋友在水边足足守候了一上午,太激动了。”当地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成黄水河生态湿地、泳汶河生态湿地,全市水生态有效改善。中华秋沙鸭等栖居在黄水河的鸟类已达100多种。

  浙江省安吉县2015年首次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以来,已连续第八年观测到这一珍稀鸟类,而且越冬种群数量逐年递增。当地持续加大中华秋沙鸭种群监测及栖息地力度,加强生态,适宜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绿水青山越来越美。

  中华秋沙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旗舰,也是重要的。“它们对于生态十分挑剔,只生活在极为清澈干净的水中。”刘冬平说,新时代这十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越来越多的地方观测到中华秋沙鸭,正是我国生态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又一个生动。

  雨后清晨,生机盎然。湖南省益阳市南洞庭湖自然区南县舵杆洲区域,护鸟志愿者、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剑志拨开丛丛芦苇,朝着洲滩深处行进,“中华秋沙鸭刚刚来过这里。我要收集更多基础资料,努力让它们的栖息变得更好。”

  这些年,一旦捕捉到中华秋沙鸭的踪迹,李剑志就会组织志愿者,在它们出现过的水域清理垃圾、改善。他还走访周边乡村,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大家的意识普遍增强了,鸟类栖息地的现象越来越少。”

  渔民退捕上岸、矮围网围拆除、欧美黑杨清退……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生效,洞庭湖生态明显改善。这些变化,李剑志看得真切,“镜头里的鸟儿种类多了、数量多了,反映出生态持续向好。”

  这次前来,虽然没能遇上中华秋沙鸭,但李剑志拍摄到了三四十种鸟类,其中包括白额雁、游隼等珍稀鸟类。“洞庭湖栖息着360多种鸟类,我已经拍到310多种。我想用一张张照片,记录生态的变化,增强人们关爱鸟类、生态的意识,带动更多人识鸟爱鸟护鸟。”他说。

  李剑志牵头成立环保志愿者协会,汇聚各行各业热爱环保的人士,开展生态志愿服务。前不久,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揭晓,李剑志获评为先进个人。他说:“今后,我们会持续开展鸟类调研监测,为鸟类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离不开参与。湖南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野生动物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抓的良好氛围。“人民群态的意识更强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鸟护鸟行列中。”南洞庭湖自然区南县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副高宏说。

  加强监测和,改善栖息地……各地大力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其栖息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将中华秋沙鸭的部分繁殖地和越冬地纳入自然地体系,如碧水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区、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等。

  刘冬平,进一步加强监测研究,科学评估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分布状况,覆盖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的整个迁飞区,要通力合作、协同行动,持续有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华秋沙鸭等候鸟的力度,制定候鸟重要栖息地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开展候鸟联合执法活动,严禁非法猎杀候鸟。同时,鼓励支持公益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候鸟繁衍、迁飞保驾护航。

  

推荐文章